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书发布

新书发布

新书首发|《中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报告(2005—2025年)》出版


导读



二十年磨一剑,中国物流行业正从粗放扩张的“铺摊子”阶段,迈入质量提升的“精耕细作”新时代。

10月2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报告(2005—2025)》描绘了中国物流业二十年发展的壮阔画卷。累计超过1.1万家A级物流企业通过评估,构成了中国现代物流体系的“主力军”。

该报告历时3年完成,是我国首部系统研究A级物流企业发展的权威报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图片

序言一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秉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理念,在时代浪潮中稳步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2025年这二十载,更是我国物流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行业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融入国民经济血脉,成为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国际影响方面,我国物流业的全球竞争力与规则话语权持续提升。其中,物流绩效指数(LPI)从2007年的全球第30位升至2023年的第20位,总体保持增长态势,物流效率、基础设施、通关效率等服务能力得到国际广泛认可。2024年,我国承担的首个物流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ISO/TC 344)正式成立。目前,已成功提案立项“绿色物流活动应用案例(ISO/DTR 25326)”“创新物流—物流ESG—框架和要素(ISO/WD 25403)”“创新物流—术语(ISO/WD 25524)”等国际标准,推动物流国际标准化,展现“中国物流”在全球物流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指标方面,我国物流业规模与效率实现协同进阶。其中,社会物流总额从2005年的48.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0.6%,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05年的18.6%下降至2024年的14.1%,折射出我国物流业在提质增效降本方面的扎实成效;社会物流总收入从2014年的7.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8万亿元,总收入增长近1倍,印证了行业自身的发展活力,并持续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完成了从“基础滞后”到“体系完备”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国家物流枢纽已发布7批181个,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成为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的核心载体;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发布5批105个,形成覆盖“最先一公里+中间多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全程冷链物流网络,成为我国冷链物流体系优化的重要支撑;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已发布4批100个,推动“产业集群+物流集群”深度融合,助力各区域形成“物流赋能产业、产业反哺物流”的共生格局;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已发布4批116个,推广“一单制”“一箱制”服务模式,促进各环节高效衔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已发布3批246家,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领军企业。


企业发展方面,我国物流相关主体的竞争力与贡献度持续凸显。2024年,全球航运权威机构《劳氏日报》发布全球集装箱港口TOP100,上海港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2025年,高德纳咨询公司发布全球供应链TOP25,联想集团、京东集团分别位列第8位、第22位;2025年,全球物流领域刊物Transport Topics发布全球海运货代TOP50,中国外运排名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为世界提供可借鉴的中国物流解决方案与物流创新模式。


《中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报告(2005—2025年)》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A级物流企业发展的权威报告,具有里程碑意义。报告以二十年时光为“经”,以A级物流企业发展为“纬”,编织出我国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清晰图谱。报告恰如古人开凿运河以通南北,修筑驿道以贯东西,为物流行业搭建起贯通古今、启迪未来的“航道”。其分量,在于为行业留存了珍贵的发展脉络资料;其价值,在于为未来前行提供了智慧指引,让每一个前行的脚步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二十载岁月沉淀,在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教授深耕细耘三年,主笔撰写的《中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报告(2005—2025年)》恰逢其时、恰乘其势、恰促其用。期待行业以报告为镜鉴,从中汲取发展智慧。更希冀报告搭建“思想之桥”“开路之桥”“动力之桥”,助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为推动“物流立国、产业兴国、供应链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蔡进

2025年8月8日



序言二


2005—2025年,是我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扎实推进的二十年,也是与我国物流政策同向而行、深度契合的二十年,更是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关键二十年。从2005年评估体系初建时的探索前行,到如今形成覆盖多领域、多维度的成熟体系,评估工作始终是政策落地的“践行者”与行业发展的“导航仪”,在政策与市场之间架起了坚实桥梁。


二十年来,国家物流政策持续完善,为评估工作指明了方向。2001年,国家经贸委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A级物流企业评估应运而生,成为筛选和培育骨干企业的重要抓手。随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相继出台,推动评估体系从单一规模指标向综合能力评估拓展。近年来,《“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等政策提出“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统筹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更让评估工作聚焦数字化、绿色化、韧性化等新维度,实现了与政策导向的深度契合。


在政策引导驱动下,A级物流企业评估体系不断完善。初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 19680—2013),使物流行业首次拥有综合评价指标、企业分类原则、规模划分标准,奠定了A级物流企业品牌基础。中期,在各级政府支持下,通过设立58个评估分支机构、培育近700人的审核队伍,累计完成40批1万余家A级物流企业评估,实现内地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近期,新增星级冷链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企业、担保存货管理及质押监管企业、网络货运平台A级企业、绿色物流企业、数字化仓库星级企业等6项评估,围绕行业新业态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在评估体系赋能下,我国物流相关领域企业不断突破创新,展现高水平服务能力。2022年,中国外运等物流企业依托高效物流组织体系完成1 000余批次物资进境通关,实现物流配送、场内搬运“零差错”,为成功举办“无与伦比”的第24届冬季奥运会贡献了中国物流智慧;2024年,上海港打造覆盖9省40市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出行即服务(MaaS)”服务平台,实现海铁联运“一门式查询”,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 000万TEU的港口;2024年,中国商飞公司生产C919飞机,通过数字孪生(DT)技术优化生产物流流程,助力构建“国产机型+自主维护”的供应链体系。随着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物流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中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报告(2005—2025年)》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记录这二十年发展轨迹的著作,是评估工作与政策协同的珍贵成果。报告不仅梳理了评估指标的演变逻辑,更展现了政策通过评估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的内在机理。报告既是评估工作的“编年史”、政策实践的“案例库”,也是行业成长的“见证者”,构建了“政策—评估—企业”传导机制的鲜活画像,凝结了物流人对行业的深情与担当。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的二十年,是物流人“以初心铸标准、以坚守促规范”的二十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二十年来所有参与评估工作的专家、企业代表和行业同仁致以诚挚感谢。同时,感谢各地方评估办——作为连接全国体系与区域实践的关键纽带,其扎根一线、精准服务,用专业与坚守推动评估标准落地生根,为行业规范化发展筑牢基层根基。


历经三年潜心打磨,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教授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主笔撰写《中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报告(2005—2025年)》,为物流人“共守物流情、共铸物流魂、共建物流梦”贡献力量。愿报告承载起物流初心使命,为行业留下温暖而坚实的印记,携手实现“物流强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名誉会长  何黎明

2025年8月8日



图片

图书推介 



01

内容简介

《中国A级物流企业评估报告(2005—2025年)》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梳理A级物流企业评估发展历程的专著,通过量化分析企业空间分布、规模实力,深度解读评估体系、发展路径,挖掘总结典型案例、发展规律,系统呈现我国A级物流企业发展全貌。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影像志”、物流企业进阶的“导航图”、物流人的“回忆录”,报告既是对过往二十年成就的致敬,也为行业未来前行提供了宝贵镜鉴,最终助力实现消费者生活更幸福、生产交易更高效、国家更安全的发展目标。



02

作者简介


姜旭,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物流空间学负责人及主讲人。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物流教指委采购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组组长等。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出版《物流空间学》等专著6部,在《中国软科学》《管理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等5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学研究奖励20余项,主笔制定、修订《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冷链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等国家标准。荣获改革开放40年交通运输与物流杰出专家40人、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等称号。


杨国栋,现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并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多项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程,深度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在多年工作中,组织制定了系列专业化评估体系制度、规则,构建了科学的行业评价基准。基于这些标准,主持并参与了多家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的综合评估工作,以专业判断与实践经验,为推动新时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塑造行业标杆、助力产业融合、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购买链接

图片

推荐阅读
喜报! 物流空间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喜报 | 姜旭著《物流空间学》获第九届物华图书奖
喜报!姜旭教授著《物流空间学》获2023年度宝供物流奖
喜报 | 我社三部教材获评2023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物流空间学》,我国首部全面研究物流与空间的教学力作! 
新书|人道主义物流:物流服务在人道主义救援中至关重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新技术应用与应急管理》获评2022年第八届物华图书奖一等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获物流界“百花奖”——宝供物流奖一等奖


图片
图片

弘扬学术精神 

传播财经科学 

彰显人文情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