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F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杜雯翠教授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孔晓旭副教授与读者分享《中国碳排放总量确定、指标分配、实现路径机制设计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两位学者谈了自己的观点以飨读者。
2023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确定、指标分配、实现路径机制设计综合研究》一书英文版Price Analysis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由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Francis Group)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尤以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闻名世界,对于学术图书的翻译引进具有严格的遴选标准。之所以选择引进《中国碳排放总量确定、指标分配、实现路径机制设计综合研究》一书的英文版权进行出版,在于他们认为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碳减排政策的方法、途径和实施效果上,而该书关于中国碳排放目标的确定,特别是碳排放量责任分担和碳排放指标分配等核心和关键问题的研究反映了中国对于低碳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具体如下:
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和开创性。目前对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碳减排目标分配进行研究的很少,这是一项具有启发性的工作。该书从理论上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其分析方法、视角和结论将对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具有借鉴意义。
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代表性。该书对中国的碳排放问题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经济学研究,并开展了相关的政策评价和分析,在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
研究领域的深入性和重大性。与中国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条件论述、低碳经济概念及国外经验的介绍等方面不同,该书采用包括投入产出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可计算一般均衡等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碳排放总量以及碳排放指标在不同时期、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以及碳排放目标的实现路径机制设计问题,提出了多项对策性建议,对于中国碳排放目标实现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要通过学术传播起到沟通中外学术的桥梁作用,还要使图书从内在到形式都符合国际传播的要求,适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此,王文举教授等对中文版重新进行了改写修订,更新了全书数据和内容,对文字表述、篇章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增删合并,提取制作了名词索引,使得英文版本更加精炼,也更能凸显其学术出版价值。这些努力获得了认可,国外出版者将其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必读读物向世界推荐:“本书将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和学者的必读读物,特别是那些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领域政策制定的学生和学者。”
1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投入产出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等,对中国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碳排放和碳排放目标进行了考察,对中国背景下的碳排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中国落实“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本书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作者介绍
王文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经济学二级教授、数量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贸易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12)首席专家。长期从事博弈论和数量经济学、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