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基层治理篇”、“发展篇”和“案例篇”三部分,共有十九章。其中,“基层治理篇”深入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分析了党、人大、政府和纪委监察部门等多元主体如何通过参与基层治理、完善公共服务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德治化、智能化,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篇”围绕农民增收、就业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交通治理、生态目标下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领域,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谋求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协调进步,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借助文化、科技赋能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生动案例。“案例篇”选取了五个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实现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的基层治理优秀案例,分别是潞城镇“12345工作法”、永乐店镇“党建引领红色网格”、张家湾镇“一核多元共治”、漷县镇“三网融合共治”、玉桥街道“温暖楼门、和谐邻里”,总结提炼出具有北京城市副中心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展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基层治理和发展中的成功实践,在体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与治理成效的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书是北京物资学院教师集体协作、联合攻关的成果,我们相信,本书作为探索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个窗口,不仅有利于读者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而且通过分享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实践探索,有利于形成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凝聚更多力量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水平建设。我们期待本书能够激发更多的思考和探讨,为将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