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我国CPI与PPI持续背离,对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实现形成了严峻挑战。CPI与PPI背离时期,多个宏观指标持续分化,各项宏观政策在政策目标、施力方向等方面存在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容易造成宏观政策调控效率的下降和政策空间的消耗。有鉴于此,准确认识和应对CPI与PPI趋势性背离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题中之义。本书系统回顾了2011年以来我国发生的CPI与PPI背离,发现CPI与PPI背离时间之长、背离程度之大不仅影响居民通胀预期的形成,而且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会产生一定影响。本书试图从新的视角解答如下三个问题:CPI与PPI背离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生何种变化?CPI与PPI背离缘何发生?如何有效应对?
刘玲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讲授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机器学习方法在宏观经济重大问题中的应用。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财贸经济》《改革》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研究:规律总结、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入职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CPI与PPI趋势性背离的影响、成因与对策研究”等多项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