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推进先进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北京市于2017 年12 月正式发布《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国有企业作为所在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如何进入“高精尖”行业和领域,进而推动全市经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截至2019年底,市管国有企业共设立研发机构近500个,拥有各类研发人员7.6万人,获得科技奖项超过600项,分布在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截至2019年,市管国有企业研究投入达349亿元,在全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占比近39%。其中,101家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8%;相比2018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05%和6.66%。
尽管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在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体系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北京市属国有企业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本书聚焦北京市国有企业推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路径展开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Personnel Review》等国内外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
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次,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次。
王思雨,河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公司治理、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等方面的研究。
在《财经论丛》《证券市场导报》等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参与撰写学术专著5部。
先后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技创新项目3项。
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等奖学金1次、二等奖学金1次。
